根据“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”师资队伍建设方案、《安庆市纺织技工学校发展规划》(2012~2016)(纺校字【2011】029号等文件精神,结合学校现阶段师资队伍建设状况以及教学、教研和专业建设的需要,特制订本规划。
一、指导思想
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思想为指导,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师资队伍建设,弘扬“劳动光荣、技能宝贵、创造伟大”的时代风尚,紧急围绕“科技兴皖、人才强省”和“实力安庆、活力安庆、文化安庆、和谐安庆”的战略目标,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实现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,不断提高教学质量,充分彰显师资队伍在本地本区域中职教学中的骨干、示范和辐射作用,更好的服务本地本区域企业和经济社会。
二、建设目标
按照“增加数量、提高质量、优化结构、构建梯队”的思路,以“突出创新、强化特色、注重成果”为主线,以培育双师型为重点,以创建双师素质复合型的教学创新团队为目标,通过“内培外引”、建立激励机制、优化教学教研环境等手段,努力建设一支适应中职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、职教理念创新、素质优良、数量充足、结构合理、“专、兼”结合的师资队伍。
三、建设原则
1、满足“中职示范校”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;
2、实现“由点到面”全面开展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;
3、满足专业群中新建专业和专业特色凝练的需要;
4、满足专业对外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的需要;
5、实现专业科研出成果及成果转化的目标。
四、主要任务
1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
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,弘扬爱岗敬业、勤于学习、勤于思考、勤于钻研、乐于奉献、勇于创新的良好学习和工作氛围,多渠道、多层次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,把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精神转化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,转化为广大教师的人格品质。
2 、建设数量充足、规模适度、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
通过引进、聘用、转岗培养等手段,到2015年,教师总量达到160人以上,其中专任教师占75%以上。专任教师(除生产实习指导教师)中本科以上学历占95%,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6%,初、中、高级职称比例达到3:4:3。同时,学校将建立60人的专业课企业外聘兼职教师库,使专业教学过程更贴近企业生产过程;鼓励专任教师获取专业技术资格、专家评审员资格(市级以上),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,提高师资质量,更好的满足专业课教学需求和服务企业社会的能力。师生比控制在1:16至1:20。今后,学校在专业教师的引进方面,将仅引进既具备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又具备企业生产经历的“双师型”人员。
3、重点加强专业骨干教师队伍建设
学校在制定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,有目的、有针对性、有计划的组织专业教师到高校培训进修、参加学术交流、企业实践、主持各级别教研科研项目、主持开发专业核心项目课程,使其能先进性、创新性、特色性和科学性引领专业建设和发展。到2015年,数控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要建立专兼结合、结构科学的24人专业教学团队,其中:专业带头人1名、专业骨干教师5名;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要建立专兼结合、结构科学的30人专业教学团队,其中:专业带头人1名、专业骨干教师6名;电子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要建立专兼结合、结构科学的28人专业教学团队,其中:专业带头人1名、专业骨干教师6名;机械加工技术重点建设专业要建立专兼结合、结构科学的28人专业教学团队,其中:专业带头人1名、专业骨干教师5名。到2018,上述四个重点建设专业,各专业带头人不少于2名,专业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业教学团队人数的30%以上;其它各专业要分别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,专业骨干教师数量占专业教学团队人数的20%。
4、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
学校在制定“双师型”教师队伍建设方案的基础上,将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进修培训、企业实践的长效机制,有计划、有目的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学习和培训,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技能鉴定,不断提高教师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能力和水平,到2015年,数控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培养“双师型”教师13名,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92.9%;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重点建设专业培养“双师型”教师16名,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8.9%;电子技术应用重点建设专业培养“双师型”教师16名,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8.9%;机械加工技术重点建设专业培养“双师型”教师15名,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8.2%;到2018年,四个重点建设专业的“双师型”教师占专业专任专业课教师100%,其它专业“双师型”教师比例达到专业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0%,以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全面开展。
5、着力建设技能名师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
学校将通过对专业教师遴选、认定等形式,把部分实训中心(室)打造成为专业教师的“技能名师工作室”,交与相关专业教师管理、使用,以改善和提高专业教师教学、教研和科研条件,不断加强重点实训中心(室)的建设和发展。同时,学校将为具备相关条件的专业教师,积极申报市级以上的“技能大师工作室”。学校将与技能名师工作室和大师工作室的首席技师签订专业教师、学生的技能培养培训协议,安排专项建设资金,以带动学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、专业课程教学和学生技能的培养工作。
6、建立教师培养培训和企业实践的制度化机制
学校将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方案,形成制度化,有计划、有目的、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参加“省培”、“国培”和学校自己组织的各类专业培训,选拔专业骨干教师出国培训,到2018年,全校专任教师人均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一次,工科类专业课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0天、骨干专业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00天、专业带头人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不少于120天。
五、保障措施
1、学校将建立和完善由校长负责、分管校长组织、部门实施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。根据学校年度“培训计划”,教务处负责组织开展教师的专业理论、教学模式、学生管理、专业水平提升等教师培养培训工作,实训中心负责组织开展专业课教师技能、企业实践的培养培训工作。
2、学校将建立和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,把教师培养培训情况与教师的技能等级升级、职称评聘、年度教学考核等有机的结合起来,以实现“学有所得、学有所用”,建立激励机制。
3、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、课堂教学态度、教学模式、教学内容、教学质量、教学效果、教研成果等检查和考核工作,大力推进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应用与不断创新。
4、学校将建立教师上岗的准入机制,到2018年,专任教师必须持“教师证”上岗,专任专业课教师必须持“专业技术职称”和“技能等级证书”(高级工以上)上岗,实训指导师必须具备所教工种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资格。
5、根据各专业建设和教学需要,学校将为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建立4—5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,为其它专业建立2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,在专业教师企业实践、兼职教师聘用、学生顶岗实习、企业技改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。
2013年元月6日